--------------------------------------------------------------------------------------------------------------------------------------------------------------
本網通訊員 谷加布 報道:“一個占地500多畝的養豬場達到污染零排放,生豬糞便全部經過深加工制成生物肥,并通過流轉土地建成自己的萬畝生態農業產業園,繼續向前發展,這個路子走得好。湖北宏全公司點亮生態農業循環發展一盞燈,引領著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方向”。這是5月20日,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學院)惠曉紅博士在該公司調研10天后,發出的感慨。
湖北宏全農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當時只是一個單一的生豬養殖企業。當年在省畜牧局舉行的種豬拍賣會上,業主王洪全以7.8萬元的天價拍得“種豬冠軍”。企業效益迅猛上升,宏全農牧養殖場的占地面積擴大到500多畝,沿河流走向長達2公里全是豬舍,規模達到年出欄生豬50000頭,屬襄陽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8年,央視七臺“致富經”欄目以“種豬冠軍助推千萬財富”為題,對其進行了專題報道。同時,與其他企業一樣,宏全農牧的糞便污染河床,空氣臭味難擋,也曾多次遭到周邊村民上門吵鬧,找政府和環保部門投訴上訪,社會反響也非常強烈。
進入2010年,在“企業不能治理好污染就別想再辦下去”的大環境下,到底該怎么個治法呢,生豬養殖企業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業主王洪全開始到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經和發展出路。后經多方努力,他了解到辦生物肥廠可解決這個問題,但就是科技含量高,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和技術團隊加盟。于是,他請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振宇擔任總工程師,征地200畝、籌資6000萬元建成湖北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用高新技術來處理生豬糞便,生產系列純生物肥,設計年產規模20萬噸。他們與中國農大、華中農大等院校建立長期科研合作關系,聘請多名中國農大教授為公司常年顧問,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同時,對母豬和育肥豬舍進行生物發酵床改造,將糞尿和墊料在豬舍內充分結合,實現污染零排放,然后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將豬舍墊料全部用于純生物肥料制造。
因為公司采用解淀粉芽孢桿菌國家專利技術與原生態畜禽糞便充分發酵制成,生產的純生物肥具有肥效高、增加產量、改良土壤、保水保肥、抗重茬、驅蟲防病、膨果著色、?;ū9榷喾N功效,產品投放市場后,在全國各地大棚蔬菜基地和瓜果種植區域,深受種植農戶歡迎。
生物肥公司運行到第二年,自己養殖場的發酵床料和糞便液尿供不上生物肥生產使用,王洪全拿出錢來購買磚塊和水泥,免費在他聯合的11個生豬養殖合作社會員那里,給每個養豬戶修一個儲糞池,然后生物公司用自己的專用車去除糞,并按每一車糞15元的價格購買,既保證了生物肥廠正常生產,又幫助其他養豬戶消除了排污的問題,周邊幾個村的村民都說,王洪全這肥廠建得真是好。央視“聚焦三農”欄目組還到公司進行名為“豬糞變奏曲”的專題采訪報道。據悉,這一年,宏全生物公司共處理公司內外生豬糞便100多萬噸,制造生物肥獲利5000萬元。同時,生物公司還申請獲得了15項國家專利技術,宏全農牧也榮升為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013年,在生豬市場價格又一次出現最低谷的時候。王洪全順應各級黨委政府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號召,確立走現代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他勇敢地承擔起養殖污染責任和一個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責任,先投資近200萬元對污染河道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還當地村民一條清澈的河流,并且投資在該河段養了魚。同時在鎮政府的幫助下,一次性從當地農戶手中流轉土地3500畝,通過土地平整高標準建起500畝大棚種有機蔬菜,他將140多名失地農民吸納為公司正式員工,有的到蔬菜基地上班,有的到生物肥公司上班,有的到養豬場上班,使宏全生態農業循環發展產業園區初具規模,全部采用生物公司生產的系列生物肥種植大棚有機蔬菜和瓜果等農作物。經過一年來的實踐,宏全有機大棚蔬菜10多個品種獲得有機認證,在宜城、襄陽和荊門均受到市場青睞。
去年初冬時節,湖北省畜牧工作現場會在宏全公司召開,充分肯定了他們治理生豬養殖污染的決心和方式方法,宜城現代農業發展現場會也在宏全召開,在全市推廣宏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發展模式。今年1月7日,當時的宜城市委副書記李詩到該公司調研,又一次充分肯定了湖北宏全做大做強的發展步伐和前進方向。
據湖北宏全董事長王洪全介紹,宏全生物肥年產規模20萬噸,宏全農牧年出欄生豬5萬頭。到今年秋后,宏全生態農業循環產業園的流轉土地和集中開發面積將達到10000畝,到2017年完成規劃面積15000畝,力爭通過“生態養殖、生物造肥、生態種植”三大板塊并進,在做大做強自我的同時,助推劉猴“湖北生豬第一鎮”不污染,著力資源循環利用求發展,助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快速發展,使企業增效,讓農民增收,叫土地增值。
(編審:王曉麗 責任編輯:新宜 校對:姚崢)